9月29日是世界心脏日,70亿人的胸膛里,心脏正以规律的节律跳动,维系着生命活力。这个重约250-350克(中等苹果大小)的器官,从胚胎第3周起便全年无休,一生泵血约7000万升是当之无愧的身体“核心动力源”。
关注心血管:这些生活习惯要留意
《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》显示,据推算我国有3.3亿人面临心血管相关风险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年轻人出现急性心脏不适的案例也时有发生——吸烟(含二手烟)、每日盐摄入超5克、每周久坐超25小时、频繁熬夜等习惯,正让曾经的“老年健康隐患”逐渐盯上“打工人”群体。
养成这些习惯,为心血管添活力
好消息是,世界心脏联盟2023年数据表明,长期坚持这些习惯,在理想状态下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相关风险:戒烟、控酒(男性每日酒精≤25克,女性≤15克)、每天吃12种以上食物的均衡饮食、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(如快走、骑行)、将体重指数(BMI)控制在18.5-23.9,同时定期监测血压、血糖和血脂。
过往研究显示,能长期践行这些习惯的人群,心血管健康状态普遍更优;一项长期追踪调查也提到,持续坚持的参与者,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可能性比未践行者更低。不过,由于每个人在习惯坚持程度、体质基础、遗传背景上存在差异,实际对风险的影响效果会不同,但朝着健康方向努力,总能为心血管提供积极支持。
护心从日常小事做起
守护心血管健康不用复杂,可以从生活里的小事落实:
心脏保健小常识
午休时做“4-7-8呼吸法”:吸气4秒、屏息7秒、呼气8秒,帮身体放松;
下班提前一站下车,快走8000步(膝盖不适者可减至5000步);
做饭用2克控盐勺,每天盐摄入不超3勺(约6克),别忽视酱油、咸菜里的“隐形盐”;
睡前在床头备杯温水,半夜口渴时喝100-150毫升;
每周安排1件开心事,比如爬山、看脱口秀,保持情绪愉悦。
科学补充:为健康加份“营养助力”
在坚持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础上,科学补充营养素也能为身体提供支持。辅酶Q10是人体细胞内天然存在的“能量合成剂”,参与线粒体能量代谢。尤其对老年人而言,合理补充辅酶Q10有助于应对年龄增长带来的营养缺口。
比如SIWITI辅酶Q10,美国原装原瓶进口,其研发、生产、包装全程在境外完成,生产遵循GMP标准,通过美国FDA注册备案。每粒含200毫克辅酶Q10,契合成年人每日100-200毫克的补充参考量(参考《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(2013版)》),还采用有助于营养成分溶解的工艺,能更好地适配人体吸收(吸收效果因个人消化能力、肠道菌群不同有差异)。
该产品特别注重成分安全,坚持零激素、零重金属、零过敏原、零色素、零防腐剂、零酒精添加,同时搭配含α-亚麻酸的亚麻籽油,辅助脂溶性营养素溶解,让营养补充更贴合身体需求。每瓶设有专属防伪码,可通过官方渠道扫码检验真伪。
温馨提醒:本产品属于膳食营养补充剂,不能替代药物。
辨信号、善辅助:健康防护不跑偏
遇到这些身体信号,一定要警惕:胸口出现压榨样疼痛,持续超15分钟且向肩背放射,还伴有冷汗;或是突然出现无明显诱因的呼吸急促、莫名乏力,以及牙床、上腹部等部位的局部隐痛。此时要立刻拨打120,牢记“心梗黄金抢救120分钟”,别硬扛也别靠网上查答案,及时就医才是关键。
现在很多人用智能手环测心率、做ECG(心电图),但这些数据仅能作为日常参考,不能替代医院的专业检查;AI健康工具能预警风险,却没法替你运动、做健康餐。建议20-40岁的健康人群,每年查1次血压、血糖、血脂;40岁以上或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等高危人群,每半年检查1次。
世界心脏日,从三件小事开始行动
今年的世界心脏日,不妨试着做这三件事:想抽烟时换成无糖口香糖,能走楼梯就不坐电梯(膝盖不适者慎用),中午试着自带健康餐;给爸妈预约一次体检,帮他们在早晨起床后(未服药、未进食前)量次血压;把这份小贴士转给打拼事业的同事——梦想再重要,健康的身体才是实现一切的后盾。
愿大家少熬一次夜、多走一段路,少一点急躁、多一次拥抱,纵使白发苍苍时,仍能清晰感受每一次健康的心跳,拥抱平凡日子里的每一份小美好。
END
温馨提示:本文仅为知识分享,不能替代专业医疗建议。如有不适,请及时就医。